文章节选自公众号:茉莉聊聊天。作者以前是一位记者,文笔不错,个人写作。她的选题是当下的热点事件,不定时更新。公众号文章有多篇10万+,也有几百阅读量的情况。以下是她对自媒体如何写作的看法,有很不错的借鉴意义。
1、自媒体产品是一个产品,不是一个作品。
自从我的号有了流量,很多读者找我帮忙看号,说实话,不是你们的文笔不好,而是你文章中的“自我”,太多了。
你们写文章只想显示我的观点有多牛,我的精神世界多丰富,我的文笔有多优雅。
可再牛的人也得让人先看到你,读下去,才能认可你。在你没有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前,如果你总是输出一些自怜自爱,洋洋自得的观点,那就得接受只有寥寥数个读者,且赚不到钱。
我们常听做自媒体的人说,要利他,什么是利他?就是对他人有价值。一个人能赚钱,那一定是因为为别人创造了价值。写文章也是一样,如果我们卖的是文字本身,就要考虑写的内容到底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。
总而言之,一篇真正好的公号一定要让人感同身受,十分舒适。
我的打赏文案是四个字“谢谢大爷”,就是时刻要提醒自己,把读者放在心里,让他们感到舒适,有价值。毕竟,有时候我自己也会犯毛病,写着写着写嗨了。
对那些强烈想要自我表达的作者,我想说,有时候不是因为说了什么人家信你,而是因为你是谁人家才信你。普通人和任正非说同样的话,也不如任总的话管事儿,收起你的表达欲,让人感到舒适后再输出观点,才能最大程度影响他人。
说实话,做公号这件事真的让我感到了价值,我从一个过去两三年一直主带孩子的妈妈,渐渐有了一点点理想:像以前做记者那样,去输出更多的观点,去影响更多的人,顺便赚点钱——但首先,我得把粉丝量做上去。
2、先写起来,让脑子热起来
起初我对于如何写公众号也是很迷惑的。我一开始最得意的文章也就100多个阅读量,别说10万+了,我连1万+都不敢想,几次想要放弃。
不知是哪一天警醒的,我问我自己,我已经40岁了,如果我有一天忽然死掉,这个世界会不会抹去关于我的任何痕迹?
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了,就算做不起来,我也应该坚持写下去。保持输出就会进步,就当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于是我开始了持续的公号写作,投身其中才发现公号有推荐机制,内容进入流量池就能吸引更多读者,又是进了流量池我才开始琢磨,到底哪类标题最能吸引注意力。
每个做自媒体的人都会有至暗时刻,捧着手机,盯着几小时几乎不增加的点赞数。渐渐地,不再在乎数字,而是告诉自己:过去的文章就让它过去,今天没点赞没关系,还有明天、后天,我总能源源不断写出新的文章。只要我不停去复盘,去试错,去反馈,总会有所回馈。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把事情做起来,思考再脑海里盘旋,我们终究会找到出路。
3 人性就是选题
对我来说,确定每天分享什么内容,是我每天公众号最重要的事情。
很多人享受了公众号早期红利,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,哪怕写写生活琐事也是10万+,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。对于你我来说,错过了红利期,没有那样便利的条件,我们的起步就是比他们难一万倍。
所以要蹭流量,要考虑谋篇布局,要考虑人性,考虑什么内容是别人爱看的。
总体来看,八卦、爱国、男女对立、阶级对立……这些一直都是人们最爱看的内容。
每一个时期也有不同的社会思潮和热点,需要我们多读多看多提炼,比如养老、退休、消费降级、搞钱、生孩子、佛系,都是这段时间的热点。
如果想做公众号,就要时刻打开“看一看”,看看10万+热点到底在写什么。
起号期间,哪怕挑选同样的热点选题写命题作文,也比自己生憋要强很多。
4 黑红也是红
曾经我也是个脸皮很薄的人。会为他人一个眼神,一句话内耗好半天。
但很神奇,现在我居然一点也不在乎网络喷子。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我是真的不清楚……
我的亲闺蜜,前两天看到我的文章被喷了半天,心疼地给我发消息,劝我不要理会别人无聊的言语,一定要坚持下去。
我笑了笑告诉她真没事。
公众号的留言是可以经过自己筛选放出来的。每一个留言,只要不涉及到造谣,问候全家,或者有不好的倾向性引导,我全都放出来给大家看,喷子们每一次留言回复都是在给我加大鸡腿。
我实在不理解会被骂到退网的人,为什么要退?他们不是跟你有直接关系的人,他们并不了解你,那就放出来让他骂,干嘛要删,干嘛要因此心情不好?
写公号,不要害怕有人骂,不要畏畏缩缩,不要用大量的有“可能”,“也许”,“不一定”等字眼。
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。
发表评论